贾府众人都知道赵姨娘和探春关系不睦。
    总体上舆论是同情探春。
    赵姨娘在贾府内的口碑实在不好。
    倒是贾环劝赵姨娘的两句话通过如意、晴雯、侍书的口在贾府内迅速的传开。
    这两句话有着看透世事、洞察人心的学问,不像是7岁的小孩能说的出来的话,倒像是沧桑老者对生活的总结。
    然而,即便被认为不是贾环原创,这两句名言还是给贾环在沉寂了月余后再次闻名贾府。
    在元宵酒会上出了风头的宝玉早忘了要去看贾环的事情,这会儿突然听贾环的消息,禁不住思索,偏头对一起读书的黛玉道:“林妹妹,我们要不要去看环哥儿?”
    下午时分,暖阁中光影静谧,窗纱前美人幽香。
    林黛玉娥眉舒展,拿着一卷书,掩嘴轻笑道:“你不是说他忙着读书做学问吗?现在去做什么?等他书房里放假我们再去闹他。”
    贾宝玉笑道:“妹妹说的是。
    我打发茜雪过去问问。”
    …
    …
    二月二十一日,早春时节,傍晚时分春寒阵阵。
    贾环穿着蓝布棉袄,在赵国基家中洗着手。
    小院里,堆着一小堆黑乎乎的煤渣。
    煤渣边是十几个圆形带孔的蜂窝煤。
    贾环在水盆中洗干净手。
    赵国基的妻子递来毛巾。
    贾环说了声“谢谢舅妈”
    ,在毛巾上擦了擦,叮嘱道:“舅舅,要是下雨就把蜂窝煤搬到屋子里。
    没下雨就晾几天。
    我过几天再来看。”
    赵国基木纳的点头。
    贾环知道他的性格,交代的事情会做好。
    这几个蜂窝煤是他做好的试验品。
    煤渣、泥土、水的比例,贾环心中有数。
    之所以不扩大生产,他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征得贾府里管事的王熙凤的同意,在门口搭个小炉子。
    不然光有煤,不能搭炉子生火也是白搭。
    回到贾府中的住处已经是晚间时分。
    半旧的瓦屋客厅中灯火明亮。
    如意和晴雯两人在灯下拿围棋子和棋盘下着五子棋。
    见贾环回来,如意连忙高兴的迎过来帮他拿书包。
    她这一局棋又快要输了。
    晴雯收拾着案几上的棋盘、棋子,抱怨道:“三爷,你今天回来的晚了。
    我去厨房里要来的饭菜早凉了。
    又得送回去热。”
    晴雯的这个性子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