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曲水亭右侧第三位的俊美神童卫阳用力的抿了抿嘴。
    来文会之前,他心高气傲,剑指第一。
    然而,此刻他感受到令他窒息的沉重压力,如山一般压在心头。
    他的水平不如:乔、公孙二人。
    卫阳将目光投向了斜对面的贾环。
    同为神童,同为外舍甲字班的学生,他,此时作何感想。
    贾环根本没有留意到卫阳的目光,长身而起,亮剑争锋,慨然道:“弟子释义。
    首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言。
    接下来,用四书五经来解释。
    贾环的四书是业师林举人教的。
    功底十分扎实。
    而诗经则是书院的骆讲郎教授,功底依旧十分扎实。
    绝非某些人所想的稀松平常。
    要知道,整个闻道书院,除了山长张安博是两榜进士出身外,其余六位讲郎都只是秀才功名。
    贾环的论述点在于“傲骨”
    。
    读书人都是骄傲的。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浩然正气写长歌。
    又如南宋名臣文天祥所说: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贾环最后以理学宗师周敦颐在这个时空未面世的《爱莲说》收尾: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贾环在贾府时曾经写过这篇文章。
    只有林黛玉寥寥数人看过,还没有流传开。
    贾环说完,躬身一揖,退回到座位中。
    曲水亭中短暂的失声了几秒。
    众人都沉浸在最后这几句散文般,充满哲理,意趣、文采的句子中。
    片刻后,山长张安博击节赞道:“大善!”
    六名讲郎齐齐点头。
    以傲骨对困境,以困境养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是每个真正的儒者心中都应有的理念。
    贾环这比公孙亮的跬步、小流,在格局,立意上更胜一筹。
    困境若是无变化。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如南宋文丞相故事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