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朱厚照观看了神机营的射击演练,心满意足的回豹房去也。
    李东阳、谢迁也纷纷回城,惟独谢慎一人留了下来,细细询问了这些用过燧发枪的兵卒感受如何。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新鲜事物出现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没有人比这些士兵更清楚燧发枪的优缺点。
    一番问询下来,谢慎发现佛郎机人带回的这款燧发枪确实精准度还不错,至少比他固有认知中的准度要好。
    但士兵们普遍反映枪支能够在他们手上的时间太少。
    一共只有五百支枪,却要给三千六百步兵操练,平均一人七天才能轮到一天使用,这可是个要命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火器时代,一个称手的兵器都是十分重要的。
    用武侠的语言说,人剑合一方为高手。
    而如果要和六七个人共用一支枪,还谈什么用的称手?能不忘记怎么使用就不错了。
    这个问题谢慎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以大明匠人现在的水平和人力是不可能大量生产燧发枪的。
    所以别说是全军普及了,眼下就连神机营都无法做到人手一枪。
    从佛郎机人那里大量购买也是不现实的。
    且不论佛郎机人会不会大量卖给大明,即便他们卖也势必会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
    所以从一开始谢慎就打定主意,要走仿制路线。
    虽然仿制的可能没有原有燧发枪那么完美,但技术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想要什么时候生产都不会被人掣肘。
    了解了这个情况后,谢慎便返回城中。
    老实讲,伴驾北巡一趟下来,谢慎确实感到疲惫不已。
    这倒不是指身体上,而是心累。
    正德皇帝一时兴起的巡游,结果招来了鞑靼人,这可真是够叫人闹心的。
    虽然从结果看,是有惊无险,但谢慎还是希望不要有下次了。
    回到府中时已经是日暮时分,谢慎和妻儿一起用了晚饭,便唤鲁种田备轿往别院去也。
    到了别院,谢慎没有让管家声张,而是独自一人往后院走去。
    此时窈娘正坐在假山旁的亭子中发呆,谢慎突然从她背后出现,一把将她环入怀中,笑声道:“怎么,是在想我吗?”
    “你,你怎么回来了?”
    谢慎佯装不悦道:“这是什么话,这是我的府宅,我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窈娘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怎么提前回京了?”
    谢慎松开窈娘,双手一摊道:“陛下结束北巡提前回京,我自然就跟着回来了。”
    “哦。”
    窈娘轻应了一声,却是垂下头去。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谢慎看在眼里,调笑道:“你怎么病好了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你这么温柔我可不适应啊。”
    “你!”
    窈娘闻言狠狠瞪了谢慎一眼,咬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