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时候来呀?”
    “不好说,也许明天,也许这一个月都不会来了。”
    妇女说道。
    陈放有点奇怪,有点茫然。
    一个单位,怎么能一个月不来呢?
    见陈放有点拘谨茫然,妇女自我介绍道:“我叫刘新凤,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我应该叫你阿姨吧?”
    陈放说道。
    “我有那么老吗?就叫我姐吧。”
    刘新凤说道。
    “好就叫你新凤姐。”
    和刘新凤聊了半天,没有见有几个来买东西的。
    新风家离这里不远,就在附近的一个村里,老公公原来是镇里一个有名的支部书记,把她安排到这里来上班。
    供销社原来有三十多个人,现在改革开放了,镇里的商店多了,供销社的好日子就到了头。
    眼看就要到了中午,刘新风对陈放说:“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还不知道?”
    “上阳商校。”
    “那学校很远哩?还很有名的,以前听说过,好像以前有一个县领导就是从那里毕业的。
    不过,说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有见到你的报到证。”
    刘新风说。
    陈放想也是,这么长时间自己全凭嘴说,人家肯定不会相信的,就掏出报到证让刘新风看了。
    刘新风认真地看了,说道:“可惜了,象你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有文凭,窝在白庙镇里,可惜了。”
    “在那里都是工作,啥可惜不可惜的。”
    陈放很坦然地说。
    “以后你就知道了。
    大姐劝你,有门路了,找找人,花些钱,能离开供销社就离开。
    这里没有前途。”
    “我家没有钱,也没有亲戚当官,找不到人。
    以后工作了慢慢说吧。”
    陈放说道。
    “看你是一个实在人,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大姐说。
    本来,到了中午,我就要下班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我要回去给他们做饭,你也没有地方去,就在这里看店吧。
    有买东西的,这上面都有价钱,给他们拿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