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竹竿(二)
    李君阁把三支竿子都抽出来,摆着面前细细欣赏,一边喊道“篾匠叔,哪根竿子是我的啊?!”
    门外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声音:“自己看自己挑!
    挑不准活该!
    要是这都分辩不出来,给你也是糟蹋!”
    李君阁缩了缩脖子,仔细观察三根竿子。
    竿子的手把节是用箭竹制作的,二三节是厘竹制成,几十道薄薄漆层包裹着竿体,在斜阳下呈琥珀状,淡淡的散发着内敛的宝光。
    竿柄由藤丝编织而成,显得非常素雅。
    三支的铭文都是针尖烙出,字体刚健挺拔,分别是“无心一本”
    ,“治五溪”
    和“入魂”
    。
    竿稍都是满漆包裹,看不出制法。
    李君阁仔细检查了涂装,漆作非常的均匀,完全没有气泡针眼一类的瑕疵,再检查玉口和节插,打磨得光滑均匀,也堪称完美。
    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李君阁右手拿起三支竿稍,持握底部,用左手指肚在竿尖上来回压了几次,笑了,原来猫腻在这里。
    “无心一本”
    的竿稍用手抚摸略有不平,说明底层部分部位用了绢丝加强,不够完美。
    “治五溪”
    的竿稍非常平滑,调性弹力已经非常完美,但是比之“入魂”
    还是有一点差距。
    “入魂”
    的竿稍有一股“拔劲”
    ,指肚压上去好像有一股转瞬即逝的抗力,就像竿稍在与肌肤对话。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就是一种“灵性”
    。
    李君阁将其余两根竿子重新装好,拿着“入魂走”
    了出来,笑着说道“篾匠叔,如果不是‘入魂’,我敢把它嚼着吃了。”
    篾匠叔笑骂道:“呸!
    你敢吃,我还舍不得让你吃呢!”
    李君阁将“入魂”
    仔细的插接起来,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开始测试竿子的整体重心。
    重心大概在竿前尺半,作为全长十五尺的竹制竿子,配重已经非常的完美了。
    然后手握握把,轻轻一抖,竿稍立刻轻啸起来,“咻咻”
    地欢叫着,竿稍的每一次弹动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手掌当中。
    闭上眼睛,通过感受掌心传来的信号,能清晰地判断出竿稍的弹动方向,幅度,力道和频率。
    如同竿子和主人一次次完美的对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