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看电影 (第3页)
对于后来的社会来说,就平常的和在路边买瓶饮料喝,是没有丝毫区别的。
可是在那个时代里,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男女青年可以一起去看场电影的话,那基本上是可以确定恋爱关系了,或者是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因为刚刚从那个革命为上的年代出来,加上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很多人还是很保守的。
即使人家是订婚了男女朋友,也不敢在大街上公开牵手的。
因为要顾及别人的眼光,以及怕自己家里的长辈抬不起头。
而看电影无疑是拉近彼此关系,一种最直接最好的办法。
至于小孩子们,纯粹为了热闹,但是往往百分之九十的,都进不去电影院。
一来是因为那时候大家经济不好,大人一般都舍不得给小孩浪费,二来便是因为电影都是给大人看的居多。
但是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碰到放电影这种大事,往往是一个村里甚至周边几个村,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候。
小孩子本来就喜欢凑热闹,故而我们的高兴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喜欢音乐是人的本能。
而在那个时候,大家要听到一些流行的歌曲,基本上就是通过电影而已。
往往一首歌曲几遍大家就学会了,这可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
我小时候是很喜欢唱歌的,而且据说唱的还挺好,听到那悠扬动听的歌曲,总是哼哼几次便学会了。
当年那些字正腔圆,转折有度带着轻快的经典歌曲,往往每一首都是词曲作者一生的心血。
许多年以后,心里虽然对那些歌曲依然还朗朗上口,可是在生活中却再也难得听到,这种类似的经典。
不知道是时代变化的太快了,还是人心在慢慢的浮躁了。
听到这个惊喜的消息,因为人凤那边恐怖的气氛一消而散。
得到叔叔的证实之后,我们约定晚上七点就去电影院那边,让叔叔带我们进去看电影。
回到大宅这边的时候,显然便感觉到了气氛不一样,有些人就坐在堂屋前的前阶聊天。
这里是大家平时茶余饭后最好的去处,而今天大家显然便兴致勃勃。
没有听到几句,便知道也是叔叔说今晚放电影的事情,已经在大宅里开始发酵了。
因为那时候放电影也不是经常的,而且往往是几个村子才有一个电影院,这种事情自然要呼朋唤友的。
大人们去计划怎么通知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懒得管我们这些小孩子。
不过当时大宅里很少有正当年的青年,倒是挨着大槐树旁边住着一家人,家里有兄妹四个正好。
不过他们一家却已经不是大宅本家本姓,而是他们家的老奶奶是我奶奶的陪嫁丫鬟,后来也在村子里落户。
这家的老爷爷姓牛,生了十个孩子,因为本名叫牛高,人家便称他为牛老令公。
这四兄妹的父亲,正是牛老令公的第三子,人称牛三郎便是。
兄妹几个最长的牛永祯正好十八九岁,正是要找对象的年龄,自然对看电影这件事情上心。
他们正在和本家一个叫久园的青年在合计,大家兴致勃勃的,也没有管我们几个小孩在旁边。
因为这牛永祯和久园都是高中生,在当时的乡下还是很吃香的,也让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崇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