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
    有人告诉他:“当然,他也会来这里。”
    小孩儿立即回答说:“那么,我就找不到伴儿了。”
    虚假的同情心是非常普遍的。
    夏普说,可悲的虚情假意其最严重危害在于,它们易于产生一种同情和愤慨的习惯,却不会有真正地解救危难或反抗压迫的行为。
    因而,斯泰因能够同情一只死了的驴子,却让自己的妻子挨饿。
    (注:英国民间故事,斯泰因的妻子叫他到外面找点吃的,他出来后看到一只死驴。
    他历来以富于同情心著称,因而悲伤地把死驴子埋了。
    回到家,妻子已经饿死。
    )
    “歌德,”
    拜因教授说,“一直与悲伤无缘。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最大可能的聪明来理解人们的痛苦,可是只要着手行动使他们摆脱痛苦,就肯定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因而悲伤只能刺伤他的心灵,打乱他的生活,除此别无他用。”
    (注:拜因《性格研究》)
    在圣奥古斯丁、巴克斯特、乔纳森、爱德华兹、亚历山大·克诺克斯等人的著作中,读者将会发现,在他们关于神的真理和人的职责的观点中,宗教情感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亚历山大·克诺克斯说:“与其说同情心最能够激起感情,毋宁说除此别无他途。
    心灵必须作用于心灵,活人的观念对于所有的心灵交融来说,都是最基本的。”
    真正的坚强只能存在于善本身被找到的时候,不管这种善是尽单纯的法律义务,还是解除对美德的限制。
    善能够单独反作用于人的性格。
    人之所以获得新生,很少是因为抽象的真理,而是由于通过善和同情心所表现出来的神圣的激情。
    这是“让全世界都邪恶”
    的自然界所没有的。
    一个把自身投入到别人的存在中的人,在以各种方式——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全身心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对别人施加了一种神圣的影响。
    他被最强大的安全卫士守卫着,向自私提出挑战。
    考验过后,他仍然谦卑而高贵。
    凯隆·默兹雷曾经用自己的双手表明,同情和互相帮助能够转化成一种快乐,能够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它减轻痛苦和悲伤——这种原理是基督教的伟大发现之一,具有和科学原理中的新发现同样的意义。
    最好的和最高贵的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
    维伯弗斯主教以其同情心而闻名天下。
    有人问他的一位朋友:“维伯弗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的同情心。”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答案。
    主教是一个胸怀宽广、慷慨宽容、行动自由的人。
    他常常活动在最基层的社会,把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投入到每一个有着美好目的的计划中。
    任何在他看来值得努力的事情,他都会带头去做。
    结果往往成功。
    同情心是对他人的苦难、艰辛和懦弱的感受能力。
    诺曼·迈克雷德曾说,同情心是他性格中最先也是最后的事物。
    他发现人性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而最平凡的男人或女人都被迫放弃了这其中存有的某些优越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