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其他地方都有元老占了萝卜坑。
    赵煦却是想了想,答道:“母后、太母,我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恰不恰当……”
    “嗯?”
    “我听说,古人云:富贵不归乡,如同衣锦夜行……”
    “不如,给蔡相公一个恩典,让他可以回家乡,做一年父母官……”
    两宫都皱起眉头来。
    赵煦却还是要说:“就一年而已,只是让其风风光光,接受家乡父老的拜贺。”
    “这也是为了褒扬元老,优容宰相!”
    “若是觉得不妥,可以不给其民政之权!”
    大宋实行的是流官制度,一般官员都不会在本地任职。
    当然了,也有例外。
    譬如韩琦晚年,就是判相州事。
    不过,那是因为韩琦已经半退休了,也基本不管民政。
    现在,蔡确明显正值壮年,这个事情确实很犯忌讳。
    可赵煦有他的想法。
    两宫却不太明白了,不给民政之权,给什么权力?
    赵煦迎着两宫的疑问,答道:“以蔡相公判泉州,兼任福建观察使,提举泉州市舶司!”
    “命相公在家乡,经营市舶司,以广来商贾,为国家创收……同时也给其时间,让其可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以示国家优容也!”
    这是赵煦给蔡确想了很久想好的差遣。
    泉州市舶司,那可是大有为的机构。
    完颜构南渡后,南宋王朝收入中,市舶司占了很大的份额。
    但是,现在的大宋并未在泉州建立市舶司。
    泉州市舶司的设立,在历史上是在元祐元年,才终于建立的。
    这也算是司马光执政期间,做的少数的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赵煦怎么会错过这么大的一个财路?
    所以,泉州市舶司不仅仅得建而且得让宰相去主持!
    没有比蔡确更合适的人了。
    因为他蔡确是泉州人啊!
    福建人的乡土情节,是不需要多说的。
    让蔡确去主持泉州市舶司,赵煦相信,保证会百分百圆满成功。
    “此外……蔡相公以宰相出判泉州,兼任福建观察使,还可以顺道将福建盐法、茶法的事情给定下来……”
    “王子京的闹剧,是该收场了!”
    赵煦说道这里,就忍不住带了点怒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