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龄儿,你来的正好。”
    鸿胪寺的书阁内,魏清颐与几人正争执不下,见薛龄过来,赶紧让她过来评判。
    见到这一幕,昨日夜里的种种阴霾瞬间散去,她心中轻快了不少。
    “薛龄大人好!”
    “在此见过薛大人!”
    “可不,是小薛大人!”
    薛龄还是第一次以蕃书译语人的身份出现在鸿胪寺,众人与她相熟,于是纷纷起哄玩笑。
    “清颐姐,林大人,李大人,还有主簿大人,没想到你们都在。”
    薛龄与书阁中的诸位一一见礼。
    几人都笑着看她,熟悉的面孔和场景,让薛龄有些恍惚,差点以为回到了暮春时节,几人在书阁内翻译各自书册典籍的日子。
    那时候,魏清颐与她刚刚熟络,总是颇为潇洒地在书阁内踱步,仔细检查几人的译文。
    当时林文英和方瑞青笑她,说她像是在春闱考场里巡视的监考官。
    魏清颐便假装严肃的维持着“考场”
    纪律,不许他们再说话。
    虽然那一个月薛龄过着担惊受怕,又劳心费神的日子,但记忆中有许多开心的情景。
    “龄儿!
    你说,听谁的?”
    “啊……什么?”
    见薛龄神色迷茫,一旁的林文英耐心的说:“我们刚才在说,为留学生准备的诗词。
    里面有一句‘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清颐说,这一句不应该写成丰罗语,让留学
    生到时候自己理解便好。
    只是……我却认为这样不妥。”
    “林大人,这句简明优美,既无典故又无隐喻,如何需要再画蛇添足呢?”
    魏清颐以手撑额,据理力争。
    向来好脾气的林文英也说出了他的顾虑:“可到时丰罗留学生,要如何知晓这句话的含义呢?”
    “能到长安的丰罗学生多少会一些汉语。
    我师父当年在魏府听我读《九歌》,当下便知晓其中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