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情报学院占地面积惊人、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但当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李正皓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宽阔的训练场围住了整个山头,斜墙、高低杠、铁丝网、望塔、懒人梯……全地貌的障碍物沿着山坡一路铺陈,坑坑洼洼的泥坑点缀其间,四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模拟城市巷战的街道上,建筑物按真实比例还原,墙壁和地面布满弹孔;数十名受训士兵全副武装,背着沉沉的负重匍匐前进,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黑色的越野车犹如一个无声的幽灵,静默停靠在训练场的界碑旁边。
    含住一根烟,借着副官递过来的火点燃,李正皓摇下车窗,眯眼望向山坡。
    “红军编组进入场地,”
    高高架设的扩音器中,女声清冷地发布命令,“蓝军在十五分钟内通过巷道,否则就不用吃午饭了。”
    李正皓抬腕看看时间,恰是午后三点,这帮人从山顶一路突围,演习显然已经严重超时。
    最后的场地是一段狭窄复杂的街道,蓝军突击队员没有任何装甲或火力支援,突破敌方固守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双方的不对称性,巷战是弱者对付强兵的最佳选择。
    他想起苏尔特,卡扎菲的家乡,也是利比亚反对派最后的噩梦。
    这座港口城市被改装成弹药库,居民不论男女,只要年满十岁就能领取武器,每一扇窗户背后都配备了rpg火箭筒。
    房顶、楼梯、围墙以及地下室统统成为战场,苏尔特再也不是一座城市:白天,街巷里弥漫着遮天蔽日的烟云,枪炮声震耳欲聋,烈焰熊熊燃烧;夜晚,一群群野狗和牲畜绝望地跳进锡德拉湾,试图逃离地狱。
    *
    巷战是“绞肉机”
    ,是屠宰场,在一整座城市的尖叫声中,只有意志坚如磐石的战士,才能挺下来。
    搭乘“清川江”
    号离开码头时,他还能看到远处白色建筑物上飘扬的绿色国旗。
    然而,就在第二天中午,卡扎菲被人从下水道里拖出来,受尽虐待后屈辱死去。
    **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十个月之后,愤怒的人群再次包围了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大使本人也遇刺身亡,伤痕累累的尸体惨遭游街示众。
    以死亡为代价的战争,没有最终的胜利者。
    眼前的模拟场地上,蓝军队员迅速整编成作战小组,狙击手和机枪手、火箭炮手配合冲锋。
    这样的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三种距离的火力搭配,是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
    除了单兵装备的激光模拟对抗装置,火箭炮和机枪的射程之内尽是硝烟尘土,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他们用的是实弹!”
    副官朴永植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突然惊呼出声。
    李正皓对此并不意外,点掉烟灰后,颔首补充道:“而且没有穿防弹衣。”
    反观负责防守的红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高地,利用建筑物掩护火炮等重型武器。
    尽管他们的人数有限,火力也不够充分,但是仍然给进攻方造成了很大困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