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道常法师,再三规劝二人放下情孽未果,相信了人定胜天,但眼看永禄爷只得赵炔一个儿子,实在不利于江山社稷,便一心一意劝皇帝广开后宫,最后,皇帝却来了个“六宫无妃”
    ,甚至颁旨明意,“自皇后之下,不设妃嫔”
    ,把个道常气得回了庆寿寺,许久不再进宫面圣。
    道常是有从龙之功的人,其功绩自不必说。
    先帝自然也知道他是为了大晏江山,为了他着想。
    永禄爷只有一个儿子的事情,不止道常,也是满朝文武的心结。
    他们三天两头会将延绵子嗣的事情拿到皇帝的案头,花样百出地劝谏皇帝广纳妃嫔,开枝散叶。
    尽管先帝从不在先皇后面前提及,先皇后又怎会不知?
    自从生育赵炔导致昏睡五年再醒来,先皇后多年来一直在调理身子,为免再出事端,避子的汤药一直都有服用。
    这一点,原本是夫妻二人的共识,可是眼看赵炔渐渐长大,偌大的大晏皇室,仍是只得这一个皇子,除了长姊宝音,连个兄弟都没有,懿初皇后也渐渐有些焦虑。
    一面是先帝要独自面对来自群臣的压力。
    一面是她自己内心的歉意。
    于是,当懿初皇后调养多年,自觉身子已然恢复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她偷偷停服了避子汤药,并未告诉先帝。
    先帝忙于朝政,一直未查她的变化。
    直到肚子渐渐隆起,腹中胎儿已五月有余,懿初皇后才告之先帝此事。
    孩子这么大了,要做掉已是不易。
    在这个时代,风险堪比生育。
    先帝又是心疼又是紧张,这才匆匆赶赴庆寿寺找道常法师化解此劫
    道常仍是老生常谈:生女无碍,若是不幸生子,仍是悖世而为,与上次生下赵炔恐无两样,儿生必定会母死。
    而且,悖世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逆天而为,老天可否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先帝不敢赌。
    “事过多年,贫僧至今仍记得先帝听完先师的话,那一副悲呛的神态”
    这话,觉远是看着赵胤说的。
    好似是为了告诉他,不是先帝不肯要他,是确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赵胤面无表情,但听得很认真。
    觉远叹息,“当时,依先师之言,先皇后应立即终止妊娠,无论如何不可要腹中胎儿临世。
    只要胎死腹中,便不算悖世。
    可是,先帝说,小皇子已然长全,会在母亲的肚子里动了,先皇后很是喜欢,开玩笑说不要他,小皇子便要在母亲肚子里打上一拳”
    说到此处,觉远声音已是哽咽。
    “贫僧记得,先帝当时还讲了一个先皇后的胎梦。”
    赵炔接过话来,“什么胎梦?”
    听皇帝紧张的语气,好似全然相信的样子,觉远突然有些欣慰。
    看看这两兄弟的眉眼表情,竟有些感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