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晌午,蝉鸣聒噪不息。
    母亲已经离世三年,那个活泼少年的影子,仿佛已随着母亲的薄棺一起葬在了地底。
    私塾换了新的老师,但猫儿没有再去学习,开始主动为家人分担压力……
    正值农忙,父亲任犴在田间帮助乡亲插秧。
    猫儿牵着牛儿,沿着沟渠往河边去。
    他不再和小伙计一起野,也没有再骑到牛背上去,只是牵着牛儿,满腹心事的慢慢的向前走。
    小芸长大了,性子渐渐收敛。
    虽然她很想继续跟着猫儿跑,但看到他抑郁寡欢的样子,却没有了胆量。
    来到河边,牛儿径直走下了河,舒服的在水里翻滚。
    天气太热,猫儿把牛绳系在了河边的树上,自己也默默的走下水,给牛儿刷背。
    二牛跑了过来,溜下河,一个猛子潜游到了猫儿身边,然后从水里冒出头来。
    猫儿疏远了所有的玩伴,但二牛始终都变着法子陪在他的身边。
    “猫儿。”
    二牛轻声叫道。
    他已是十六岁的少年,整整高了猫儿一头。
    “嗯。”
    猫儿应了一声,坐到了石头上,看着牛儿出神。
    “你将来做什么呢?”
    二牛问道,他翻过身子,仰躺在水面上。
    李三伯已经给二牛指定了职业方向,再过段时间,他就得跟河湾村的银爷爷学木匠了。
    乡下人始终坚信“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的古训,所以成为匠人这个很受人尊重的职业,是他们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执念。
    对于像书千古那样一味的让猫儿死读书,他们不理解甚至还抱有深深的同情。
    “我吗?我不知道……”
    猫儿叹了口气,觉得怎么也看不清自己的前路,深深的觉得迷茫。
    他能做什么呢?像张夫子一样,也来教私塾吗?
    二牛不再说话,抬起头看着天空。
    “猫儿!”
    他叫道,言语间有一丝恐慌,“天上有人!”
    猫儿抬头一望,见天际两个小点遥遥袭来。
    起初较远显得很慢,但只是一瞬,就在视野里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快。
    仿佛一黄一紫的两道长虹,直冲李家庄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