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大微笑着制止冲动弟弟,摇头道“咱们将军虽年轻,却战功赫赫,谁敢不服?何况他是季野公子孙,当年季野公马踏鞑靼三部时,不也是二十出头年纪?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服,定会有人不服,不服你出来打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骝骝。
    张并被拜为征虏大元帅,朝中确是有人不服。
    武英殿内就是论战正酣,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论战双方却愈战愈勇,各自毫不退让。
    “如此重任,付予一黄毛小子,太也轻率!”
    年迈耿介兵部侍郎鲁直固执己见。
    他唯一理由就是张并太年轻。
    好了,理解他吧,他是三十五岁那年考中进士,又花了二十五年时间才做到兵部侍郎,今年已是足足六十岁人了,生平深信“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
    “年轻倒不怕,他打过仗可不少,很是老辣,”
    水尚书缓缓开口,“但他声称先打服鞑子,然后要和鞑子互市,这却是不可行。
    当年我天朝和鞑子也曾通过马市,后鞑子背信弃义偷袭,先帝震怒,罢马市,并下令‘复言开马市者斩’,先帝尸骨未寒,他竟声称要互市,岂不令人心寒。”
    当年鞑靼直打到退州,朝廷无奈下“诏开马市”
    ,许鞑靼人用马匹同天朝换衣服、米麦,可是“鞑靼富者以马易,贫者止有牛羊,请易米麦。
    ……富者十二三,贫者十□。
    不一通融,贫必为饥寒所迫,冲决约束,有妨大计。”
    ,正为此,当年兵部尚书卢森深为忧心,上书建议罢马市。
    户部侍郎李深源皱眉道“罢马市后鞑靼频频来袭,军费增加。
    延绥镇,岁用银五十六万两;宁夏镇,岁用银四十一万两;甘肃镇,岁用银四十一万两;固原外埠,岁用银三十四万两。
    开马市那两年,岁用银只有不到三十万两。”
    朝廷向边境拨发财物有太仓银、太仆寺马价银、太仆寺寄养马匹、淮浙、长芦等地盐引,每年各边镇还有大量年例银,遇有战事,这些财物还要大量增拨,户部为此头疼不已。
    别扯那么多没用,打仗就是打银子,没银钱打什么仗,就为不通马市每年边境增加这么多军费,这样一意孤行又有什么好处。
    “银钱是小事!”
    兵部侍郎鲁直家世代做清官,穷惯了,真不觉得银钱可以挂到嘴边来说,“鞑子喜盗好杀,轻生嗜利,虎狼之人,岂可与之通市!”
    季学士眼看将帅人选之争变成了互市不互市之争,皱起眉头,和葛首辅对视一眼,都觉无奈。
    大臣们商谈议论同时,张并和皇帝汇报作战方案。
    皇帝看着张并呈上“定庙算、重主将、严法令、恤边民、广召募、用间、分兵、出奇”
    八条制敌方案,沉思之后脸上一点点露出笑容。
    之前作战方针,以守为主。
    以为天朝不宜劳师远征,而只宜固守。
    “寇来则拒,去则勿追”
    ,“惟高城深池,积粟养土”
    。
    而张并现提出作战方案,则可能“横行绝幕,临瀚海,勒燕然”
    要稳定边塞同时,彻底打击鞑靼,直捣鞑靼人巢穴。
    “卿此策,非一朝一夕之事。
    若可行,需几年可成?”
    要收编边境流民,恢复生产,招募兵,训练兵,探取鞑靼虚实,一举消灭鞑靼主力,岂是易事,怕不要数年功夫。
    “少则五年,多则八年。”
    张并恭谨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