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第十卷 仓促出征 第六章 秃鹫要塞 (第2页)
“奇特”
二字对他来说可不是惊心动魄的显赫,而是无以名状的衰。
他是北飞五六届的毕业生,成绩不好不坏。
毕业后到处拉关系才逃过给分进三星舰队的命,跑到北美航空队当了一段时间的实习教官和地勤部门技术干部。
混了五六年始终不如意,才下决心干回老本行,自愿加入了当时谁都不愿意来的三星舰队。
俗话说:衰人一辈子衰。
韩曾的运气果然丝毫不因换了个地方便得以好转:他一来便与比自己小六岁的唐庆峰一同开巡逻机,然后看着唐庆峰一飞冲天地从他面前飙升到中队长、大队长,而自己始终就摆脱不了开幽灵机的命。
好不容易唐上去了,眼看可以熬个中队长当当,然后凭老资格有望当个副大队长……之后一路爬到领导阶层去——可又遇到戴江南加入了奥维马斯舰队。
唐庆峰和戴江南进入奥维马斯舰队之前的五、六年,舰队里新血很少,没什么特别出色之人,按理来说好混——可那时的韩曾却在佛罗里达北美航空队的机场上整天晒太阳吹海风混日子,好不容易跳槽过来想发奋雄起一把,又遇到这俩百年不遇的少年英才在自己面前坐直升飞机,可谓生不逢时,的确命苦。
直到七月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才勉强混成副大队长。
而那时比他年轻许多的唐庆峰已经当了分舰队司令,戴江南也进入了考察对象名单。
凭他的学历和资格,如果早来上两年,多半能抢在这两位前面先混个高级领导位置坐着。
——所以说,时也,命也。
三国时代的周公谨叫喊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而韩曾呢?他面前的大山多得连喊都喊不出来了。
此人即不如新一代的唐庆锋、戴江南等拉风,又不如老一辈的古比雪夫和科尔宁等资历特别雄厚,在奥维马斯舰队便显得特别可有可无。
如果不是奥维马斯上将口子把得严,坚决顶住了地面空投高级军官到三星任实职的歪风,只怕他的命还要继续苦下去。
正因为舰队规模迅速扩大,而地面又上不来人,所以他才时来运转地突然被司令部想到,迅速进行考核后提拔成了唐庆峰的副手,后来又提了一次,任新成立的物资护送分舰队司令。
也亏他这么调了一下,不然就跟年轻有为的唐一起葬身费里亚海盗魔爪之下了。
如此说来,人的旦夕祸福,实难一言蔽之。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一贯默默无闻的家伙,却突然在这次作战中要担任起先锋大将的角色,这实在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担心。
事后我看到战报的这个部分时,心里就开始担心。
彼时前方的将官们同样对他的信心严重不足。
好在韩曾对自己的信心尚高涨无比——那就行了。
那时,他和多数人都认为这场战斗只是他一个人的战斗而已。
远征标准时间一月二十二日〇八〇〇时,韩曾指挥舰队分三路向秃鹫要塞发起了包围作战。
这个要塞建设在一个二十公里方圆的铁矿石星体上,背后是一望无际的陨石带。
说是包围,其实也仅仅能做到一个广角度的正面进攻而已。
好在这个要塞没有亚当斯要塞炮那样变态级的防御火力,甚至连像样的远距离遏制火力都不具备。
韩曾舰队的中路由两艘横滨级巡洋舰领队,在秃鹫要塞的近空防御火力中来回穿行破坏。
时而联合左路,时而投奔右路。
三路兵马就象两个变幻莫测的拳头,轮番地朝秃鹫要塞上轰炸。
不到两个小时,要塞的火力已经大大减弱,眼看被韩曾彻底歼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张宁眼看如此战况,对同是华人的韩曾送出了赞誉之辞:“很成功的包围攻击战术嘛,我看小韩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北飞科班出来的,还干了那么多年实际工作,这点优势兵力对弱势敌人的作战也干不好,那就只质疑提拔他的我们的判断力了。”
奥维马斯淡淡地回应道:“这种实力对比,看不出什么来。”
似乎就是在回应上将的评论,费里亚人突然给了韩曾一个证明自己真才实学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