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姝娈双壁 (第2页)
几家与公安业务联系紧密的系统,如法院、检察院、政法委、政法大学等单位,跟着公安有样学样,也把远涛作为定点单位。
肖雨婵抓住机会,迅速高薪从邻近县市挖来十二个熟练修理工,进了几台大型专用设备,让远涛一夜间成了a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修理厂。
加上厂子位于禹山之下,312国道边上,离331省道也就一步之遥,故而开业以来,社会车辆慢慢比定点单位车辆还多,生意爆棚,日进斗金,让虞松远和林涛大感意外,刘国栋和林柱民也惊讶不已。
当初只当是玩玩,没想到抱了个金饭碗。
五六月相交,天开始大热了,制笋车间地面铺的水泥干得很快。
林涛在极短的时间内,弄来了二十吨低价粗粒食用盐。
厂长还捎来500斤最高规格的食用盐,最大的盐粒有鸡蛋大,象钻石一样,晶莹透明,让柳姑和肖雨婵笑逐颜开。
肖雨婵花了十吨的钱,全是100公斤大包装,林涛给弄来了整整200袋食用盐,整整二十吨。
五吨大货车,整整四车。
这手段,让大家见识了一把盐场“太子爷”
的威风。
绝对的内部友情价,运费由盐场承担,真不是白给的。
“盐业国家专控经营,盐场可不是你林家开的,你小子可不能假公济私。”
虞松远不放心地说。
林涛不屑地说,“切,林公子没坠落到揩国家油的份上。
金瓯大化和盐场已是战略联盟,作为‘媒人’,你我应得的信息费、劳务费,林哥哥和钱妹妹分文未取,全部做了贡献,盐场这是在还我的人情。
场长、副场长一贯小算计、小扣油,两个老家伙无利不起早,你以为他们会白送?”
虞松远无奈地摇摇头,还是受到莫大震撼。
老百姓做个小买卖,撅着腚起早贪黑地干一年,也就是挣个辛苦费、汗水钱、吃饭钱。
尼玛官二代,随随便便出一下小手,钞票滔滔、滚滚而来。
这世道,狗日的上人哪说理去。
林柱民伤已经痊愈,刘国栋也无大碍了。
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景象,让两人大受感染、乐不思蜀。
“姐,我们舍不得离开你了,怎么办?”
刘国栋认真地说。
“虽然是假话,我还是愿意听。
不过,上学是大事。
禹山也是你们的家,想家了,几步路的事儿。”
肖雨婵象姐姐教训小弟弟,不容置疑地说。
两人回去时,带了100斤精盐回去送人。
肖雨婵则拿出了大嫂子、大姐姐的风度,专门派刘九斤先到金陵给他们租好了一处居住和环境条件好,离学校又近,又很安全的小院子。
还请了一个年轻保姆,料理他们的生活。
临行时,还买了虎方市几乎能买到的各种土特产,装了整整一面包车,派刘九斤和小柱子两个得力助手,开着丰田面包和一辆吉普车,将他们送回金陵。
这辆吉普车,是温岭用一辆检察院报废的事故车,精心改装的,与林涛的吉普车完全一个档次。
车牌则是吕队长专门给办的虎方市地方牌照。
肖雨婵还明确说,油钱、保养由肖园全部包干,不需要你们操心。
当然,这些土特产和高档盐,自然少不了于月月家的一份。
刘国栋和林柱民回到金陵后,先将肖雨婵捎的土特产送到于月月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