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
    飞箭如雨,杀声震天。
    张献忠部从东门,高迎祥部从西门,两面猛攻韩城。
    这次他们动用了约四万兵力,以两千为一梯次,采用流水式轮换进攻,对韩城志在必得。
    之前他们攻韩城,只是为了消耗韩城的兵力、箭矢和弹药,并没有打算要提早攻下它。
    因为他们的既定战术就是围点打援,用韩城来吸引明军各路援军,从而用伏击将它们各个歼灭。
    所以他们几天来一直对韩城采取攻而不取的作战态势。
    不过现在不需要了。
    一方面是韩城附近的各大营已经歼灭地差不多了,其他地方的官军也已知道韩城附近有埋伏,再想围点打援也难了。
    而秦书淮部也即将进入宜川的伏击区,再留韩城也没有多大意义。
    另一方面,贺人龙在韩城以西停住之后,正在召集陕西境内其他大营的援军汇合,待汇合之后就会杀过来。
    所以张、高二部必须尽快占领韩城,以便到时凭借韩城的城高墙厚击退贺人龙,永久性占领韩城。
    在这种背景下,一场双方都拼尽全力的韩城攻防战开始了。
    东城门。
    二十余个简易的弓手高台赫然耸立。
    这些木制的高台都比城墙高三四米,顶部有巨大的平台和护栏,用来站弓弩手。
    每个平台可以站近二十个弓弩手。
    这些弓弩手居高临下,用箭雨疯狂地压制城墙上的明军士兵。
    而明军士兵有的顶大盾,有的扛门板,竭尽所能地防御箭雨。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断中箭,在哀嚎和呻.吟中死在城头。
    与弓手相比,更难防御的是贼寇的云梯。
    经过几天的攻城,贼寇根据韩城城墙的高度,采用了一种新型云梯,这种云梯比城墙略高,顶端用粗麻绳绑着两个铁钩,云梯靠墙之后,铁钩就死死地勾住了城墙,要想把它推到,就必须先砍断或者用火烧断帮铁钩的绳子,在箭雨的压制下,往往弄断一根绳子要付出几个人的代价,更别提将它们推到需要付出多少将士的生命了!
    一根根云梯疯狂地架到城墙上,潮水般的贼寇兵汹涌而至。
    幸好韩城的火器还是相对充足的,光是每个城门上的弗朗机炮就有四门。
    发炮手在盾兵的掩护下,疯狂地装弹、发射,用的是开花弹,几乎不用瞄准,只要往人多的地方开火,一炮下去必然有一片贼寇兵倒下。
    此外,城墙上的各个火器口也是鸟铳齐鸣。
    一发发愤怒的子弹发射出去,一缕缕青烟从枪口冒出来,结果就是一个个连轻甲都没有的贼寇兵倒下。
    于此同时,城墙内侧,一口口大锅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每口大锅都由两个人负责。
    一个负责往里添柴、添水,而另一个则负责将沸腾的水舀到水桶里。
    水桶连着绳子,便于城墙上的兵直接拉上去,然后狠狠地浇在正在怕云梯的贼寇身上。
    而在城墙上,还有三口大缸,里头烧的是沥青。
    如果城下聚集的贼寇兵过多,那就拿沥青先浇,然后再倒火油,到时候只需一枚火箭就能瞬间引爆出一片火场,绝对是大杀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