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周易黄帝内经被誉为我们华夏的三大上古奇书,其中山海经要居于首位。
    山海经涵盖了上古时期的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的诸多内容,包罗万象,但是大部分内容无法考证。
    这个龟甲壳上面承载的地图是不是山海经地图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是一副特别古老的地图,史前数千年之久。
    地图制造的本来就很粗糙,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大自然剥蚀掉了一部分,想和现实世界做对照,很困难,尤其是上面的细小文字标注,大都不清晰了,甚至被磨蚀掉了,更给大家的辨认带来了麻烦。
    但是大家都不气馁,带着十万分的饱满热情对这副古老地图进行解读。
    这一百多年来发现的甲骨几十万片之多,但是有地图记载的,除了这一个“貌似”
    是地图的,以前还从来没发现过,重要性可见一斑,甚至还可能有惊天的发现呢。
    潇潇师姐潜心研究甲骨地图可能和上古奇书山海经的联系,这本书她读过很多遍,现在要重温一下了。
    凌音老师则打开谷歌地图,把上面的山川河流和甲骨地图做对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且很难有所发现,毕竟咱大华夏的山川河流太多了,地图上一看,牛毛一般浓密。
    让人无法下手,但她还是对比的那么认真。
    她也不是任何山川河流都顾及到,主要对比那么夏商周时期重要城市所在的地方,那个时候国家还很小,人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对山川河流的了解当然也不会太多。
    循着这条思路,凌音老师有所发现并非没有可能。
    陆飞同学则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龟壳,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各种线条,山川河流,等等内容。
    为了不弄脏甲骨壳,他两手都带了白手套。
    他现在可以肯定这是一副上古地图,因为有甲骨文标注,虽然这些文字大都难以辨认了,但他根据一个完整甲骨文字残留下来的一撇一捺,一勾一划,还是辨别出了几个甲骨文字,其中最让他惊讶的是个“夏”
    字。
    这夏字后面应该还有至少一个字,但被剥蚀掉了,无法识别。
    这夏字指的是什么呢?
    夏朝?夏都?
    小小的“夏”
    字之下是一块涂鸦,像是一座城市,又像是一座山峰,总之难以辨认。
    此外还有一个字只残留了上部分的右上部分的三分之一信息,这个字陆飞琢磨了很久,抱着刚编纂好的甲骨文大字典边翻边对照,最终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个字是“昆”
    。
    昆者,昆仑,昆虚,是我们华夏的古山脉。
    昆后面的字也是已无可辨认了,但是其下方所涂鸦的几乎可以肯定是一座大山,和其他的小涂鸦做对比,这座山有些大啊,绵延万里,气势恢宏。
    陆飞对甲骨地图的解读给潇潇和凌音两女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笃定这副甲骨地图不是某个上古人物无聊时的涂鸦,而是有其意义的,承载着一个上古文明的记忆。
    可是,想破解这么一副古老而又残缺的地图并不容易,三人一直忙乎到快十二点,困得都不行了,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睡觉先,明日再继续。
    “我先走了啊!
    陆飞,你是男生,要保护女生,把潇潇安全送到家里。”
    考古学院的门口,凌音老师坐进了自己的迷你copper里,她要开车回家了。
    她本有说稍潇潇一程,但潇潇没让,说自己走着回家就行了,她说她喜欢下雪天,正好这时外面还下着大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