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冰天雪地。
    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已经到了79年的年底,眼看就要跨进80年的大门了。
    克里姆林宫里,暖气在旺旺地燃烧着,站在硕大的地图前面,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眼睛里冒出了火热的目光,就像是在望着自己的情人一般,看着地图。
    脸上那特有的刚毅的线条,一副深色镜框的眼镜,让他显得有些文质彬彬,但是这个人,从未有过半点的拖泥带水,他绝对是苏联的强硬派人物。
    现在,他正在望着地图,地图上,两个地方,都是他最看重的。
    “真是难以抉择啊。”
    乌斯季诺夫说道:“现在,阿富汗的局势日益恶化,我们想要重新将阿富汗收回到我们的阵营中来,只能使用武力对待。”
    就在今年四月份,在苏联的南部,阿富汗发生了一次政变,一群阿富汗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权。
    只是,这次并没有成为什么重大新闻,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了远东。
    毕竟当时北海道战争如火如荼。
    阿富汗,近代就没有消停过。
    阿富汗的悲哀,就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上,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想要把这个交通要到捏在手里,成为自己的地盘。
    对苏联来说,是为了打通南下的通道,毕竟苏联的大面积的国土都在高纬度地区,当初沙皇彼得大帝就曾经为自己的后代设立了目标:向南推进到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统治了那里,就统治了世界!
    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
    在这思路下,老毛子进行了大量向的努力,比如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沙俄与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抚平了二战的伤疤之后,也开始放眼未来。
    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战火一触即发。
    苏联找到了机会,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当时阿富汗跟苏联的关系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可惜,阿富汗是不愿意受人摆布的,最近几年,阿富汗跟苏联的距离越来越远,终于到了要刀兵相见的地步。
    苏联策划了政变,想要扶植一个傀儡上去。
    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阿富汗国内的局势,可不是一个傀儡就能解决的,阿富汗内部的矛盾太复杂了,只有苏联亲自占领阿富汗,才能够摆平!
    现在,乌斯季诺夫就在想着是否要发动战争,入侵阿富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