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伟在书院及周边逛了一天,对长湘书院的环境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第三天一大早,张伟早早起床,收拾好自己先出门运动了一圈,然后赶往三班的晨读室。
    张伟来到晨读室时,教室里还没有人,张伟选了一个中排的座位坐下后,拿出《论语》开始默读起来。
    虽然张伟对四书早已经可以通背下来,但还是时常会复习几次。
    这样做一是为了巩固知识,防止时间长了自己有所遗忘。
    二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经典,每多读一次,好像都有新的感悟。
    当张伟把论语读了两遍后,其他同学终于陆续来到教室。
    邹标算来的比较早的,看到张伟后就跟张伟摆手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默默坐到了张伟身边。
    张伟的舍友吴扬则是赶在最后一刻来到教室,吴扬刚坐下不久,五十多岁的赵夫子就来到了教室。
    赵夫子往台上一站,大家自然都安静下来。
    赵夫子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老夫姓赵,是你们三班的教导夫子,负责三班的班务,老夫先带一个月,等你们各自熟悉后选出班长一名来负责班务。”
    “老夫先讲几条规矩:第一,不得迟到,无事不得缺勤,
    第二,同学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
    第三,学习要用功,季考时不得拖班上的后腿。
    第四,不得在书院内惹事生非。
    老夫的要求很简单,能不能做到,诸位?"
    张伟等人大声回道:“能。”
    赵夫子说:“好了,现在你们挨个上台来自我介绍一下。”
    第一个上台的是前排的一个小矮个,姓周,长沙人,二十岁出头。
    第二个上台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姓王,零陵人
    ……
    自我介绍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进行着,并没有令张伟感到特别的人。
    直到第七个上台的同学,这是一个中年人,比较富态,姓周,长沙本地人,看起来满脸笑容,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这时邹标在边上小声说:“此人是太祖堂兄宝郡王的旁系后人,没有爵位在身。
    但是他们这支据说喜欢利用宗室身份坑人,最好不要惹,当然也不必要怕。”
    张伟看了下邹标,自己这位修文兄真是所知甚广呀,开口说:“知道了。
    多谢修文告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