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的书童小小李,估计跟李举人的书童在这些天混熟了,才打听到这样消息。
    张伟:“你不用操心别人,明天这里就关门了,咱们也不用来了。
    大顺九年的年三十,在舅父家寄住的李玉清,约了张伟等几个交情好的同乡举人,来到北京东城的一家酒楼聚了一下。
    李玉清作为东道主,热情的招呼各位同窗落座之后。
    他开口说:"
    现在诸位都在哪里落脚?
    会试在二月底,在会试之前还有一个多月可以学习,大家有什么计划么。
    "
    有个别举人对此不以为然,显然看不上这临时抱佛脚的举动,大部分人都说就在住所苦读,也有的说已经托关系进了北京的书院去学习。
    轮到张伟时,张伟回答说,已经在国子监"
    借读"
    好几天了。
    李玉清咳了一下,开口道:”
    还是卓然最有办法。
    我这里向我小舅要到了年后三个名额,可以从正月十五到二月十五在北京华清书院借读一个月。
    有需要的同学一会找我详谈。
    "
    华清书院和香山书院都是北京城非常有名的书院,能在这里借读一个月,当然是相当大的好事。
    可惜,除了李玉清自己以外,只有两个名额,在座的却有十多个人。
    大家相互看了看,嘴上都没有说什么,但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张伟很幸运,他已经在国子监可以自由通行了,用不着去书院的借读机会。
    张伟现在也管不了其他人怎么想。
    回到院子后,张伟就在等待着过年,等待着大顺十年的来到。
    过年的当晚,张伟给陪同他前来的五人都发了双薪外加一个过年红包。
    在阿荷和小小李等人的一声声“老爷新年好,恭祝老爷新年金榜题名。”
    的祝福声中,大顺十年来了。
    与此同时,在大夏的皇宫深处,当今天子正在问心腹太监:“陈大伴,刘太傅的身体确认了吗?”
    陈姓的中年大太监立马回道:“咱们的探子确认了,刘老太傅今天高兴,多喝了几杯,一不小心中风晕倒了,到现在都还没醒过来。”
    大顺天子道:“太傅真是不小心,传旨,派最好的御医去太傅府上。”
    陈太监:“是不是等太傅家上本再说?”
    大顺天子没有说话,只瞪了他一眼,陈太监马上不敢再说。
    喜欢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