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德川家光听说郑芝龙与魔将也有生意来往,京城魔将刚刚赐予他力量,让他做生意,胖手一拍,非常重视。
马上请大船入港,通知幕府家臣、大名、及江户为质的世子观礼。
热情太突兀…把郑芝龙搞得不好意思了。
其实郑芝龙、李开先,包括陆天明,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原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对藩国是不可逾越的强大。
无论谁是胜利者,瞥一眼藩国,都能吓得他们灵魂发抖。
德川家康三十五年前刚刚完成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斗:关原之战。
这场战争被吹上天,双方参战人数9万,一半属于后勤和随从,举国之力,都没有中原某方割据势力强大,甚至不如流贼。
你让他们如何自决?
要不老朱刚刚立国,室町幕府就上门朝贡呢。
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国策,并不是德川家光和林罗山有多聪明。
郑芝龙做生意习惯了,陆天明则以为他们闭关锁国会自大,其实都不对,江户幕府时刻在关注中原的战争。
他们得与胜利者保持联系,立国第一时间就会朝贡。
万一胜利者千帆向东,哭都来不及。
而且陆天明固有的印象,让他自己面对倭国时候脱离现实了。
倭国从未统一,到现在都没有,只要大名和幕府存在,倭国就是没有外交政策的藩国。
如果非要硬凑的话,千年来外交政策只有一个:向天国学习。
窝里斗两千年,倭国稍微安定,立刻派人到天国学习,一千年前的遣唐使到现在儒士求学,哪个在天国不是恭恭敬敬。
朝鲜在倭国眼里是天朝的儿子,还是叛逆的亲儿子,没必要亲近,它这个干儿子打了一次,还把亲爹惹恼了。
就算不是德川家康干的,他做了将军,照样得解释、道歉、朝贡。
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一直传承到以后,崇拜强者,学习强者。
不会‘站错队’。
更不会像朝鲜一样,做叛逆的亲儿子太久了,变成自卑又自大的二杆子。
将军府北边的军营校场,士兵还在集结,大名和属官还未全到,德川家光、林罗山、御三家家主、年寄众、和几名老中,已经听郑芝龙大概说了一遍。
虽然不是第一次听,众人依旧有一种听天兵战斗的感觉。
陆天明第一次出道,三千骑军诛杀十万流贼。
第二次面对草原骑兵,打的几万人狼狈奔逃。
第三次再面对流贼,百万人吓得落荒而逃,根本不敢接触,又被诛杀十万。
第四次,强大的十五万骑军,一个月被打散,皇帝都被俘虏了。
流贼和东北的山贼的确没有死,但他们根本不敢碰陆天明,等京城缓一缓,迟早一统江山…
流贼和山贼是失败者,但人家还有第一次、第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