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吃完面老太太就叫人点了灯,送侯爷回晴澜堂。
    一时屋里安静下来,江婉身边只听到梁妈妈若有若无、起起伏伏的小呼噜声。
    外边温嬷嬷给老太太梳头,也准备睡了。
    “现在想想,除了侯爷屋里的黄姨娘我谁也不亏欠。
    就算你们夫人,嫁过来也是因为她自己不想进宫,成亲后侯爷怎样不说,我是尽力护着她了。
    要说翠姨娘陷害她,说一千道一万,她一个做娘的,自己没本事护着孩子,也不能全赖别人。”
    “遇到老太太您这样的婆婆,夫人也是有福气了。
    哪家婆婆能像您这样一味地护着儿媳妇的?”
    温嬷嬷由衷的拍了一记马屁。
    “我也算不得多好。
    我跟她娘没嫁人的时候就是好友,虽然你们夫人单纯了些,但那也是国公府后院干净,我一直觉得只要我护着她,再好好教教她。
    侯府怎么也不是个泥坑才是的。
    谁知道,阴差阳错的,还是让她受了委屈。”
    “您也别这么说。
    哪家后院不是这样的,余国公府那样的京城里不就这一家?侯府也算不错了。”
    温嬷嬷这句虽然也有拍马屁之嫌,但也确实是真话。
    “对你们夫人我也算尽力了,现在回头看看,除了没护住那孩子,别的我也没什么对不起她的了。
    要说对不起就只是莺儿丫头了。
    要不是侯爷那时候一心一意的喜欢那个小翠,我也不用逼着莺儿给侯爷做通房。
    就算后来提了姨娘还生了二爷,我也觉得对不起她。”
    “她一个卖身进侯府的丫鬟,伺候主子那也是她的福气。
    您有什么对不起她的?那个小翠一收了房,您就赏了碗绝子汤她喝。
    莺儿从开了脸做通房,到侯夫人嫁进来,您都是让人给她送去避子汤,还是找的大夫专门配的,尽量少伤身子的药。
    要不也没有后来的二少爷呀。
    要说您对莺儿算是够仁义的了。”
    “你这话说的。
    当年叫你伺候老侯爷,你不也是寻死觅活的不肯吗?现在到了莺儿怎么给侯爷做通房就有福气了?”
    老太太笑着调侃温嬷嬷。
    这时江婉还是第一次听说,老侯爷的后院还生过这事?
    “我不是不知道。
    咱们院里浆洗上的管事嫲嫲看上她了,想跟我求了做儿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