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后2 (第2页)
列米尔说道:“那对亏了圣女殿下的仁慈。”
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伊丽莎白就开始着手救灾,她在圣女教堂外的广场上搭建了好几个粥棚,按照圣女城的传统发放给难民。
一碗稀粥实在说不上吃饱,但至少不至于饿死,对于这些难民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据伊丽莎白的估计,这些粥棚至少让上万人得以活命。
按说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两天,而且能住进肯斯特内城的,就算是平民也有点儿积蓄,面临饿死威胁的难民不至于有那么多。
根据艾雪的报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场战争对肯斯特的商贸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商人最讨厌的事有两个,一是严苛的税收,另外就是不稳定的经商环境。
肯斯特能有如此繁华的商业贸易,除了其地理位置很不错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不受战乱影响的城市。
几千年来,肯斯特一直处于洛伦家族的掌控管理之中,稳定的政治带来了稳定的经商环境。
但现在,战争将一切都砸碎了,当战争结束,城门重新开放的当天,整个肯斯特的商人就跑了有一半多,接下来的三四天,剩下的商人也都跑了个差不多。
现在肯斯特只有艾雪商会、麦克商会这样实力强大,而且背景深厚的商会所属的店铺还开着门。
肯斯特的商贸瞬间变得极度萧条,这给内城平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首先,店铺关门,很多平民失业了,住在内城的平民大部分都是在各个店铺、小作坊打工,老板逃走时可不会带着他们,而且他们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带,背井离乡的直接逃难去。
当已经失业了的平民回到家中,想要靠之前的积蓄熬过这一段艰难的日子时,他们惊恐的发现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或者说仅有的那几个还在开着的粮店中的粮食已经不是他们能够买得起了。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了很多严重后果,而且还小有积蓄,但却要面临饥饿威胁的难民。
听到列米尔这么说,丹妮卡说道:“这个我倒是听说了,伊丽莎白确实是个仁慈的人。”
列米尔认真的组织着措辞,说道:“是啊,现在整个肯斯特都在称赞圣女殿下的仁慈和悲悯,大家都说这才是真正的圣光代言人。”
丹妮卡点了点头,看来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肯斯特毕竟是个人族城市,为了平衡各方面的情绪,在丹妮卡和菲丽丝制定的计划中,新的肯斯特政权最好是有一个人族的代表,而且必须是光明教廷的代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卡尔以光明教廷的名义来对肯斯特新政权的合法性进行质疑。
理所应当的,伊丽莎白成了最好的人选,比较麻烦的是她没什么基础,这位圣女殿下甚至根本不是这次试炼的参与者。
所以丹妮卡就和伊丽莎白商量出了这么一个办法,通过救灾来积累声望。
反正丹妮卡和菲丽丝总是要救灾的,总不能真让这个肯斯特饿死成千上万人吧?那样一来她们组建的新政权就真的会不稳定的。
既然反正都要救灾,那为什么不充分利用一下?这也符合丹妮卡一贯的思维方式。
现在看来成果很不错,过段时间菲丽丝就可以邀请仁慈而圣洁的伊丽莎白入驻城主府,共同掌管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至于兽族的代表露茜娅——说实话丹妮卡现在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她,虽然之前已经约定好了,但现在是否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还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说话间,丹妮卡点的菜就上来了,都只是几个凉菜,在外面吃东西她一向不喜欢吃的多复杂,也有点儿嫌弃外面的东西不一定很卫生。
丹妮卡给自己倒了一杯米酒,说道:“我记得我给凯瑟琳说过,你们之前从麦克佣兵团的驻地找到的那两百多万的金币不用上缴了,留给你们自己花就可以了,怎么样,现在想好怎么花这一笔金币没有?”
之前丹妮卡安排凯瑟琳带人毁掉了麦克佣兵团的驻地,并且搜到了两百多万的金币,当时因为出了点儿状况,导致丹妮卡对凯瑟琳下了一个极其严厉的命令。
重罚也应当有重赏,否则引起手下人的不满,所以丹妮卡直接把那两百多万的金币给了她们,不用上缴,让凯瑟琳自己想办法用掉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