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自己的石臂在雨中虚化,化作三十六道水龙,分别扑向三十六座山峰的干涸溪涧。
    溪水开始涌动,带着泥土的气息,漫过龟裂的田埂。
    老者跪在水中,任雨水冲刷满脸的皱纹,突然举起枯萎的稻穗仰天大笑:"
    活了!
    稻子活了!
    "
    原本蔫黄的禾苗在雨水中舒展,叶尖冒出新芽,田地里响起此起彼伏的"
    噼啪"
    声,那是泥土吸水膨胀的声音,是种子顶破表土的声音。
    山脚下,少女带着村民们赶来,竹篓里装着新摘的杨梅。
    她站在我断裂的石颈旁,伸手接住从晶体上滴落的雨水,突然惊呼:"
    看!
    彩虹!
    "
    七色光带从晶体顶端延伸,横跨整个山谷,每道虹光的末端都连接着一眼新泉,泉水清澈甘冽,带着灵山特有的矿物质清香。
    孩童们在彩虹下奔跑,用竹筒接水喝,笑声混着雨声,成为灵山最动人的乐章。
    我望着自己残缺的石身,突然明白:千年前凝聚石躯,是为了让百姓看得见守护;如今褪去头颅,反而是回归本心——当三十六峰的云雾是我的衣袍,当山涧的溪流是我的血脉,当百姓的笑容是我的面容,又何须完整的形体?
    四、永恒的守望
    当第一百个满爬上石人峰,我脖颈处的晶体已完全融入山体。
    石台上的供桌换了又换,不变的是每天都有的松果与米酒。
    少女早已成为村寨的长者,鬓角染霜却腰板挺直,常带着孙辈来祭拜,教他们辨认石身上的斧痕与符文。
    "
    看见这三道裂痕了吗?"
    她摸着石肩的纹路,小孙子趴在她膝头,"
    这是千年前山神与恶龙搏斗时留下的,每道痕都连着灵山的龙脉。
    "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触碰石面,突然有光点从指尖溢出,惊飞了肩头的松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夜时分,山风带来风铃的清响——那是村民们在石人峰四周挂满了铜铃,风过处便如奏乐。
    看见三十六峰的轮廓在月光下流动,像是大地在呼吸。
    石身的裂隙里长出荧光苔藓,夜晚便如繁星闪烁,指引着晚归的猎人。
    山脚下的村寨亮起灯火,犬吠声与婴儿的啼哭遥相呼应,烟火气息顺着山径攀升,化作无形的丝线,将我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某天清晨,周石匠的孙子带着新刻的碑来了。
    碑上没有文字,只凿了幅石人公的浮雕——没有头颅,却有三十六道光芒从颈间迸发,环绕着整个灵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