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节 两难 (第2页)
在任何一个朝代,路博德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都是无法饶恕的。
张越不知道,当年是什么让路博德做出了那样的决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路博德本人很清楚,他在做什么事情,并且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这从李广利以及那些给路博德洗白的军官们的描述之中就能看出来。
他们这次给路博德求情,其实都是自作主张,根本没有问过路博德。
张越也很清楚,再怎么洗白路博德,都无法洗白他在李陵问题上犯下的错误。
那是坐视友军覆灭的大罪!
倘若这样的行为都没有惩罚的话,那么,今后谁都可以因为私人恩怨,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了。
就像明季的关宁军,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遇敌转进其疾如风。
但,若路博德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老死在居延,影响就更坏了!
这位老将,可是战功赫赫,一身荣誉啊!
北伐匈奴、南定南越,功不可没。
扎根居延二十年,屯田无数,活人无数。
受他恩泽的人,数以十万计。
居延也正是在他的治理下,从一个塞外蛮荒之地,变成今天的塞外江南,汉军西方的最有力支撑点!
他在居延、敦煌的汉家移民、屯田部队中,广受爱戴,因此有万人血书,为他求情。
若路博德最终老死居延,这受伤的可是无数汉家边塞军民的心啊!
直白的说,倘若连路博德这样的老将,都不能得到一个名誉的结局,那么以后谁还给汉室卖命?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
宽宥路博德,军法威严荡然无存。
不宽宥,则失去居延军心民心,使人民对国家失望。
更要命的是——还有陇右李氏在旁边虎视眈眈。
让路博德有一个名誉的结局,以李禹的心性,怕是能撒泼打滚,在地上耍无赖,将事情变得难以收拾。
是故,不止朝堂上下对这个事情,议论纷纷,难以决断。
就是天子自己,也举棋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来,天子都已经决定干脆拖着得了。
但如今,他却又多了一层希望——小留候能有办法吗?
若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那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了。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