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月球的知识,当然,不是泛泛而论,主要是针对月球背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月球,总以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一直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所以人们对月球背面,始终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人类虽然已经6次登上月球,而没有发现什么“月亮人”
    ,但从美宇航局在登月前公布的科学家多年记录的597起月球怪异现象,如突然发光、磁场变异、奇怪阴影、不明飞行物活动、几何图形的出现与消失等,以及宇航员登月后的亲眼所见来看,月球仍有许多扑朔迷离的现象没有揭开。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有效的使月球的自转减缓,使得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月球的另一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不完全是,背面的18%的面积,因为天秤动,还是能够看见的),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和月球暗面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阳光照不到的月球半球,这两者只有在满月时是相同的,但是,一般世俗所谓的黑暗的月球通常是指月球背面。
    月球正面和背面接收到的太阳光量几乎是相等的(平均)。
    但事实上,因为月食的缘故,月球背面获得的阳光比月球正面还多一些。
    但是,因为地球也会将阳光反射至月球,因此月球正面的总亮度会比背面亮一些,好吧,这都是废话,主要是让大家脑海中感受一下地月日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月球的两个半球,地表特征有着显著的不同,正面有许多巨大的月海,之所以称为月海,这是因为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认知上的错误,以为这些平原有水,才称之为海;而月球另一侧,因为经常受到陨石撞击,有着密集的陨石坑,只有大约2.5%的面积被月海所覆盖,相较之下,正面的月海覆盖的面积高达31.2%。
    这种差异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热量的生成集中在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证实的来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线光谱地质化学图。
    而其他的因素,如表面的隆起和地壳的厚度,也会影响到其中的玄武岩爆发,但是这些,都不能解释为何南极-艾托肯盆地(有着月球上最低高度的和薄的地壳)没有像正面的风暴洋一样剧烈的火山活动。
    好了,艰涩难懂的叙述结束,都尼玛是唐主任后来跟我讲的!
    总之,月球背面,好多东西,无法解释!
    就比如这张34号图片!
    “小聂你手太快了,再往后缩两格!”
    我说,图片放大了之后,反而看不清楚!
    小聂又退回两格。
    “别动,就是这里!”
    我指着电脑屏幕说,“我就是从这里下去的!
    之所以看不见黑水晶,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小的缘故,也就七八米长的样子吧。”
    我根据回忆描述道。
    这个比例,我能认识,再放大我就没见过了,但位置,肯定是这里,我记得是三个鼎足陨石坑的中央地带!
    “放大到最大。”
    唐主任说。
    小聂继续操作。
    “夏同志,你太小看我们的航天技术了,现在对于月面的侦测,分辨率已经能达到半米!
    只不过我们无法把全部的上万张图片都展示给你看而已!”
    唐主任得意地说。
    特么的,那刚才不是玩我呢!
    好吧,科学是严谨的!
    我尊重它!
    小聂放大了图片,终于,图片上的黑水晶的轮廓出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