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到时的佟华山神情愕然,何遇的比赛,他正巧一早就关注了一局,赢得确实精彩。
    不过参考他之前30%的胜率,佟华山没有把这一场胜利太放心上,只是想着这位选手或许需要一些明确的指导,来稳固他的表现。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稳固的表现来得如此之快,那一局之后跟着就再赢了九局。
    十连胜,百分百胜率,还有比这更加稳固的表现吗?尤其是这十场胜利,或许队中有大腿,但何遇的存在从来都是重要的,十场比赛的谈论都是围绕着他的。
    所有的一切都很在很有力地说明着何遇很强。
    可问题是,前两天30%多点的胜率也是清清楚楚地摆在那,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100%胜率的优势选手了,这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
    开挂?代打?
    这种怀疑倒是很能解释问题,但是没有人去细究。
    因为对青训赛来说这种方式来作弊毫无意义。
    线上赛不过是青训赛的预选部分,接下来的线下赛会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比赛手机都是临场提供,杜绝一切作弊的可能性。
    通过作弊手段通过预选,最终只会在线下赛的时候只会像扒光示众一样丢人现眼,所以,何必呢?
    除次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让一名选手一夜之间判若两人?这一夜的时间能发生什么?
    不只佟华山,所有人工作人员几乎都在思考,于是又一个消息扩散开了:全能王在昨天的比赛后要了赛程表。
    “要了赛程表,那他就知道接下来的队友和对手了。”
    有人围绕赛程表开始寻找何遇可能做的事。
    “所以说他就可以……”
    “收买对手!”
    有人惊叫,这脑洞就是不愿意往正经方向走。
    “不会吧?”
    “收买这么多人?真不怕暴露吗?”
    大家七嘴八舌,很快就从逻辑上排除了这种操作的可能性。
    “总不能是因为看了对阵表,就有了针对性的策略吧?”
    总算有人答对。
    “那怎么可能,这么多人,他还都熟悉不成?”
    “就算熟悉又怎样啊,KPL大家不熟吗?谁拿个赛程表就一路针对下去了呀?”
    于是真相很快也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被排除掉了。
    所有人继续狂开脑洞,也有人这时就去找数据,把上午比赛选手的打分给找出来了。
    输出、承伤、KDA之类,都不起眼,当然,也因为何遇打全部五个位置,这数据均在一起压根没法看。
    不过这些数据对青训赛来说,早已经是辅助,他们独立打分系统的三大项才是他们最重视的。
    “战斗推进运营知道所有人都在关心,拿到数据的人过来索性大声宣读。
    这数据除了青训赛的内部人员,其他人听了只会一头雾水,只有他们自己听完之后,立即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系统给出的打分,其实会精细到小数点后若干位,他们自己谈及时习惯性取两位。
    因为是每期选手之间横向比较打分,所以上期的分数拿到本期来没有任何意义,每期的分数就只能在本期内衡量选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