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第2页)
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将领以下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
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
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
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
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
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与朱元璋的故事
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对于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诸多功臣抱有极其强烈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见下棋,而且要求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
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两子自鸣得意时,却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问道:“将军为何迟疑不前?”
则“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摆成了“万岁”
二字。
朱元璋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起赐给了,那座楼便是后来的胜棋楼。
[编辑本段]
三种花代表“名利权”
“你们一定要注意所唱的歌词。”
扎西刘拿出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着茉莉花的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钩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这首歌词是最普遍、最古老的,也是何仿当年采风时听到的原唱歌词。”
除此之外这首歌词还有一个深刻含义,它反映了当年复杂的心情。
“歌词中所提到的3种花分别代表了名、利、权。”
茉莉音moli,根据谐音读“没利”
,意思是说要看轻名;金银花指金银财宝,但在开花时花上却带着一个钩儿,如果你要取金银财宝就要付出代价,意思是要淡薄利;而玫瑰象征富贵,如果你要想拥有宝贵,则要受到惩罚。
“名、利、权虽然都是好东西,可我‘有心来采’,但却会受到‘看花人骂”
。”
这里的“我”
是指,而“看花人”
就是皇帝朱元璋。
就这样,基于花鼓戏调子之上创作的《茉莉花》开始在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得到了广泛的传唱,成为了明王朝的代表之一,也就成了当时的国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