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吴光启的提醒,到现在他也想不起来这件事。
    “既然如此,摆驾长乐宫。”
    “摆驾长乐宫!”
    吴光启将他的吩咐传达下去,自有小太监下去传话,抬了御辇过来。
    长乐宫里得了消息,曹皇后将本来就端正的衣冠再端正了一遍,吩咐宫人做好迎驾准备。
    除了初一十五这两日,她已经有月余未在平常日子里见过庆隆帝。
    庆隆帝忙于前朝,极少踏足后宫。
    这宫里的女人为了见一眼天颜,各种手段尽出,令曹皇后疲惫不堪。
    偏偏她又是个空有名分不得帝宠的皇后,光凭地位,要压制那些在潜邸时就得宠的妃子,有些艰难。
    因了方锦书的缘故,庆隆帝来她宫中用膳,这让她对未曾谋面的方锦书升起些许好感。
    曹皇后盛装出迎,生了三个孩子的她仍如同年轻女子一般苗条婀娜。
    长年习武,令她的腰肢刚健有力,身躯中充满着惊人的弹性和力量。
    她的美丽,跟宫中那些春兰秋菊的妃嫔们并不相同,充盈着一种旺盛的勃勃生机。
    庆隆帝有时会想,若不是他和薇薇倾心相恋在前,面对这样具备独特美丽的女子,也很难不动心吧?
    可惜的是,造化弄人。
    长乐宫准备的菜肴很合庆隆帝的胃口,既然来了,他也不打算扫兴。
    毕竟,他娶了她,就应该给她正宫皇后应得的尊重。
    一顿轻松愉快的午膳用下来,帝后两人又坐着说了些话。
    “皇上,您先去歇会。
    待方家四姑娘到了,臣妾再来叫您便是。”
    ……
    有宫中的手谕在身,方孰玉一路将方锦书送到后宫专供女眷命妇朝觐的门前,嘱咐了她几句,“为父就在这里候着,有什么事你差人出来说一声。”
    可怜天下父母心,就算经过昨日下午的谈话,方孰玉相信了她在梦中经历了十年,也放心不下。
    明知宫里不比得别处,方锦书在里面就算真遇到什么事情,也没法传话出来。
    但仍然忍不住要白叮嘱一句。
    看着她跟前来迎接的宫人去了,方孰玉才回到轿中,打了轿帘起来,借着明亮的天色开始看书。
    进了朱红高大的宫墙,方锦书一路上目不斜视,努力跟上前面宫人的脚步。
    皇宫太大,这里虽说已经是后宫的宫门,但到长乐宫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尤其是对于一个才八岁,身子娇弱的女孩来说,显得格外漫长。
    幸好方孰玉刚刚塞了一张轻飘飘的银票在宫人的手里,她的步子才放得慢了一些。
    转出一道长长的夹巷,熟悉的宫殿出现在方锦书的面前。
    绘着金漆的窗棂、金色的琉璃瓦、高高挑起的飞檐上是最高规格的屋脊小兽,整座宫殿看起来金碧辉煌,华美而庄严。
    就在这里,前世她渡过了孤寂的十二年。
    直到成为太后,搬到更加孤清的延庆宫。
    悄悄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涌动的情绪,方锦书垂下眼眸,留意着周遭的一切。
    那副飞天的壁画,她记得在庆隆四年时,被楚王那个调皮的儿子用腰刀划了一道深痕。
    后来匠人努力修补过了,但细看之间,还是能看出新旧的痕迹。
    然而此时,她仔细看去,刚刚绘上去不久的壁画光洁如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