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巴罗萨 (第2页)
既然终归是要有一战,那自然是先下手为强…
在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联手侵吞波兰之前,两国便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表面上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借由分割波兰等国家来划分德苏两国的边界♀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彼此抱持敌意,而且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完全相反。
由于这项条约,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
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和平关系便以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
特勒一直消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
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
再加上在和芬兰的苏芬战争当中,遭受过大清洗的俄**队向世界展现出了他的内部腐化和极低的战斗力,使得希特勒本人认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征服俄国。
我们只需要踢开门,里面整个腐烂的结构就会垮
——————阿道夫?希特勒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
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查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
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
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
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
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
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
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间谍理查?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
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
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些行动配合了大张旗鼓的海军舰只聚集、飞行勘测、和演习行动,并且还故意透露虚构的入侵计划细节。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响。
————————————————————
“喂。
干嘛呢,快点,快点,在不快点的话酒可就都被我们喝光了!”
在苏德边境的一座机场上,几个穿着军服的俄军地勤人员在朝着营房的方向走去时然回头对着落在后面的同伴道。
在这么说的时候,他们的手中还晃荡着几瓶伏特加酒…
由斯大林主导的大清洗行动,使得大量具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和指挥官遭到了清洗,而顶替这些人的却都是一些具备“政治经验”
却丝毫没有作战经验的菜鸟军官。
在这些军官们的指挥下。
原本曾经英勇作战并将列强干涉军赶出俄国的苏俄红军,不但军纪涣散而且作战能力低下——————不过话也说回来。
就算那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指挥官还在,估计在军中喝酒这样的事情也是禁止不了的。
毕竟老毛子本身就是一个和酒精纠缠一生的民族…
而且这种纠缠程度大概就像艾滋一样,是根本没有办法分割的…
所以,就算是那些新上任的,在政治上过关的新军官,对手下的人饮酒的问题也是视若无睹,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
如果真的要认真追查的话,不但会得罪人并且将仅剩不多的作战军官清洗掉,而且就连最底层的一般士兵恐怕也要跟着被清洗掉…
毕竟饮酒这种事情,在俄国是从上倒下都喜好的一件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