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章 子谓颜渊曰 (第2页)
他还不足九岁,身量不高,粉粉白白一张小脸,眼睛却又黑又深,抬起头来看向宋太傅时候,宋太傅都心里有一丝惊讶,心想难怪小皇帝见了他一面就说要这个孩子来做伴读,确是长得好看,特别是那一双眼睛,不是凡人所有。
宋太傅打量季衡时候,季衡也有看他。
说起来,宋太傅还算是季衡偶像,皆因季衡开始看书起,就看这位太傅宋伯斋书,心中自然是向往仰慕。
他知道宋太傅年岁并不大,但是这样看着,才知道,确是年轻,面白,深深一双眼睛,留着几缕胡须,看着也就四十来岁样子,不是七老八十老人。
宋太傅让大家都坐好之后,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位置上去,柳升儿行过礼之后已经毫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去。
宋太傅说,“昨日留下课业,你们都准备好了吧。”
大家都应了一声,表示准备好了。
包括皇帝内,那三人都将写好几页字放书案边让宋太傅去看,宋太傅也起了身,先去看了皇帝字,点了点头,绕过季衡,又去看赵致礼字时,对坐得规规矩矩季衡说,“季衡,你去替我磨墨。”
季衡心想宋太傅果真是很看重磨墨这个功夫,便起身应了,走到西面书案边去,挽了挽袖子,将砚台里用来养砚水倒进了旁边笔洗里,才又用砚滴倒了水进砚台,开始磨墨,砚台是一方古琴形端砚,典雅古拙,不是凡品。
季衡不是没有见过好砚台,不过作为爱砚到从小就自己磨墨人,每一方好砚,他都愿意仔细打量。
宋太傅看了赵致礼写字,眉头轻皱了一下,显然是不太满意,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又走到徐轩跟前去了,检查了他课业。
都检查完了之后,他才说道,“赵致礼,徐轩,你们明日来,多写五十个字。
还有,赵致礼,你墨,还是自己磨。
磨墨就是磨心,你墨磨不好,心哪里静得下来。”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判断赵致礼墨不是他自己磨。
其实季衡心里,他认为赵致礼比徐轩还要加有耐性得多,没想到宋太傅却觉得赵致礼是不如徐轩,宋太傅说让赵致礼和徐轩都要多写字,加上徐轩,恐怕只是觉得教训赵致礼一人,容易导致两人不平衡。
季衡没有多想,看宋太傅又坐回位置上来,就赶紧专注地磨墨,完全是他平常磨墨时候多,这时候才没有手酸,动作也没有迟滞。
宋太傅看了他磨墨动作几眼,想必是满意,眼里神色有一丝温和,然后说道,“昨日说了让大家去看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则,想来你们也都看过了,那么,从徐轩开始,你来讲讲你理解吧。”
季衡没想到宋太傅把课上成了讨论会,不过这样确是能够激起大家兴致,至少比他府里夫子只是将课本教给他读了然后讲讲含义这些有意思得多。
徐轩从位置上站起身,对着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太傅,弟子理解是这样。”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孔圣人对弟子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
’孔圣人对颜渊一向是给予很高赞扬,他这是很看好颜渊进退有度,安分随时,洒脱达观处事之法,而且说只有他和颜渊能够做到这一点。
他这样说,旁边子路就不服气了,子路很有将才,也很自傲,就问,‘老师,要是您统帅三军,您会和谁一起共事呢。
’他是想提醒孔圣人,他也很有用,至少孔圣人要统领三军,是会选择他而不选择颜渊吧,但是孔圣人却没有如他意,回答,‘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
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人,我才会和他一起共事。
’”
徐轩将这一则做了解释,他说得生动动听,像是讲故事,听得季衡也侧目多看了他两眼,赵致礼宋太傅时候,再没有做出吊儿郎当姿势,而是坐得很规矩,凝神思索,小皇帝也看着徐轩,徐轩继续道,“太傅,弟子读这一则,着重思考了后面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