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郑芝龙的座驾是西洋船,高高的郑氏旗号,只有他能挂。
身后带着二百艘船,全在江户湾外的相模湾停留。
江户湾深一百五十里,郑芝龙在海湾口停留了一夜,与守卫打了个招呼,休息一晚,才向江户港而去。
并非他进不去,礼貌嘛,礼多人不怪。
中午来到港口,已经给他留出位置,岸上迎接的人还不少,但很安静,二百多人前面站着一位带布帽的瘦弱老头。
大船停靠期间,郑芝龙拿望远镜疑惑看一眼,我靠,林罗山为何来迎接自己。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是两代‘帝师’。
江户幕府的儒学旗帜是藤原惺窝,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老师,年轻时曾到大明求学,不过运气不怎么样,遇到风浪没去成,掉头去了朝鲜。
在朝鲜学习的倭国儒士更多,但朝鲜靠近山东,儒士到曲阜留学,更加保守。
朱子学在朝鲜是意识形态,而倭国儒学当时依附佛学属末流。
朱子儒学强大的‘生命力’被藤原惺窝带回倭国,发扬光大,很短的时间,程朱理学压制佛学,德川幕府顺利作为统治思想。
藤原惺窝的学生更牛,林罗山、石川丈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堀杏庵,是倭国儒学五大天王。
他们有名有望,也有人到过大明,受幕府支持在倭国讲学,与其他儒士从余姚带回来的心学结合,主观唯心主义更加强大,无敌的存在。
林罗山是二代三代将军的老师,个人身份崇高到无敌。
他还是幕府的国策起草者,武家诸法度、参勤典礼等,是他亲自制定,几乎全部的制度、礼仪、法令都经过他。
江户幕府的命令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成为历史文献,就是从他开始。
此人没有官职,只有一个导师身份,恰恰因为如此,更加尊贵,倭国大名对他的恐惧甚过德川家光。
郑芝龙踩踏板快速到栈桥,跑步到林罗山身边躬身,“何德何能,林先生折煞晚辈。”
儒学嘛,自然会讲大明官话,虽然经闽浙海商和朝鲜过渡后有点变味,但儒士以讲汉话写汉字为荣,交流没问题。
林罗山热情拉着郑芝龙的手,“一官呐,你来迟了,这个月幕府收到很多大明的消息,天国混乱,百万大军残杀不止,将军忧心波及藩国,但猜你会到,我们等很久了,快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东北的山贼怎么能威胁到天国?”
郑芝龙挠挠头,冬春季节东海海贸不停,闽浙海商肯定会瞎咧咧,这又无法禁止,陆天明也不在乎。
南边看北边本就稀里糊涂,再传到倭国,还不知成啥了。
郑芝龙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干脆问道,“林先生听了什么消息?”
“咱们边走边说,将军也很焦急,海贸天天能做,幕府刚刚安定大名,不能生出混乱。”
果然,流贼的消息和孔氏覆灭都传过来了。
圣道陨落,百万大军厮杀,这在倭国听起来似天地大灾。
但还不至于慌张,让他们焦急的是陆天明,听闻忠勇侯纵横无敌,乃天赋魔将,动不动屠杀十万人泄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